香港抗议中的“阵地社工”:隔在警盾和“鸡蛋”间的柔软力量

香港的示威抗议最近一个多月已成常态。从6月中旬起,连续两次数十万人、甚至上百万人游行,到目前几乎每周都有抗争活动。一开始和平的示威往往演变成激烈的警民冲突,胡椒水、催泪弹、橡胶弹、布袋弹等武器已然不再陌生。在冲突现场,当防暴警察和抗争者对峙,气氛变得凝重而紧张,一个女性的声音坚定而持续地从扩音器中传来。

那是抗争现场唯一清晰可辨的声音,仿佛凝聚一切枪声、人声、敲击声和嘈杂声。

大多时候朝向警察,气息饱满,字句清楚:“请——警务人员——保持冷静——和克制。”

这是42岁的陈虹秀。她多年来在儿童院社担任社工,兼职香港社会工作者总工会理事。一个月前,陈虹秀加入刚成立的团体“阵地社工”,走向示威游行前线。她说自己的角色是,面对高墙,守护“鸡蛋”。

她站在警察和示威者中间,一手提着扩音机,一手拿着麦克风。她头扎马尾辫,脚蹬运动鞋,穿着印有“我们是社工,守护公义”的黑色T恤,是少有的不戴头盔、眼罩等防护装备的人。她身高并不出众,夹在多数是男性、身材高大的警察和抗争者之间,往往看不到她的身影。

“前面的警务人员请留意,刚才你们似乎因为一件小事,情绪变得激动……如果一位师奶扔了一条棍子,闪过一条蓝光,你们就觉得生命受到威胁的话,那你们的脑袋就不够冷静,情绪不够稳定,那么可能不再适合执行这个清场行动了。”7月21日晚上10点半,陈虹秀站在上环士林街天桥下喊道。

当时游行已近尾声,警察试图清场。警方和示威者各沿天桥东西两侧站立,陈虹秀与记者一起站在隔离带当中,斜面与警方相对。

“再次提醒,大家正在退后了,需要时间,人挤人啊,走不动啊,”陈虹秀仿佛在与警察打斡旋战。警队中窸窣作响,似有行动迹象;抗争者一方传来的撞击声越来越响。

几名警察明显烦躁不安,手持警棍走向陈虹秀。其中一名扯掉防毒面具和头盔,对她大声喊道,“我请你——用你的麦克风——叫后面的——市民——立即——离开,可以吗?”

“我重新讲一遍,我从来没资格叫任何人离开。我只是在这里监察警权。”陈虹秀回应,丝毫没有转向之意。

“那你用你的麦克风——呼吁——他们继续离开。”这位警察继续劝说。

“其实不如你自己看一下,他们已经在离开了啊。”陈虹秀冷静如常,头向后微摆,示意警察自己看。

“继续——呼吁——他们离开!”警察大喊,无奈地摇头,转身离去。

陈虹秀随之上前一步,昂起头,提高声调,继续喊话,“你们保持冷静,我见到你们有点激动……如果累了,引致情绪不稳,你们得留意了。”

已经转身的警察又转向陈虹秀,手臂高举头盔,上下晃动,大声喊道:“你不要再继续吵了!要么你就让他们离开!”

警察归位,几分钟后,连发三枪催泪弹。火花在陈虹秀前方几米处四溅,而她的声音依然在响起……

陈虹秀2014年“雨伞运动”时就走进示威现场。当年12月1日,她在金钟龙和道留守,一位示威者见她没戴防备,将头盔放在她头顶。不料却遭警察注意,朝她挥动警棍,所幸被另一名警察拉住。从此,陈虹秀决定不戴任何防备。

她对BBC中文说,“(到现场)不是为了冲击、为了伤人,只是为了表达声音、表达想法。”

她认为警察对装备带有偏见,“不知道他们在警队中接受了什么信息,怎么理解现在的年轻人”。所以在最近一个多月的抗争中,她向警察喊话:戴口罩、头盔、眼罩的人不是暴徒,只是保护自己的基本装备。

陈虹秀原本的工作是为特殊儿童提供支持。社工生涯中,她处理过家暴、性侵等问题。但当她看到上百万人上街反对修订《逃犯条例》,男女老少,扶老携幼,而政府依然为之不动时,她感到极为痛心,于是再次决定走上前线。

“想在绝望中找寻出路。”她说。

凭借十几年的社工经历,陈虹秀认为,冲突往往只是表面,背后有深层次的问题。她拿青年犯罪问题做比,说家长自己情绪失控,将怒气撒到孩子身上,长期以往导致孩子性格缺陷,产生犯罪倾向。就如同香港现在所面临的困境,是政府长期失责,令政策扭曲所致。

她说,“只看当下这一刻发生的事,解决不了问题”。

她与同伴决定在能力所及成立“阵地社工”。该团体自6月中旬成立后,现已招募数十人。除了像陈虹秀一样驻守冲突现场警戒线,还有社工负责为示威者提供情绪和法律支持、保障人权及隐私,也有社工陪同伤者去医院,告知被捕者面临的程序等。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सऊदी दूतावास में वॉशिंगटन पोस्ट के पत्रकार खशोगी को मारकर लाश के टुकड़े किए: रिपोर्ट

格力当众拆解奥克斯空调 称其可能故意虚标能效

台湾研拟中国科技品牌禁止采购黑名单